<p id="j5pgh"><del id="j5pgh"><xmp id="j5pgh"></xmp></del></p>
            <track id="j5pgh"></track>
              首頁|新聞中心|電視點播|專題專欄|視聽|長三角 設為首頁|收藏本站
              郎溪:小田變大田 豐收在眼前
              來源:人民網-安徽頻道 作者: 發表時間:02-20 08:44

              早春二月,萬物復蘇。

              雖然前兩天剛下過雨,但位于宣城市郎溪縣建平鎮南東村的水稻田里,已經開始忙碌起來。伴著機械轟鳴聲,挖掘機、推土機在地里來回穿梭,輪番作業,就連鳥兒也三五成群地停落在一旁,趕著來湊熱鬧。

              “趁著天氣晴好,再有兩天,這塊220多畝的田地就將大變樣。過去溝渠不暢、田畝不均的‘小塊田’,就地成為開闊平整、集中連片的‘大塊田’?!敝蒙硖锕∵?,郎溪縣建平鎮農業農村發展中心負責人茹彩齊一臉感慨。

              推土機來回作業,讓“糧田”變“良田”。人民網 張俊攝

              推土機來回作業,讓“糧田”變“良田”。人民網 張俊攝

              2022年,建平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規模1.1萬畝,涉及萬全村、南山村、南東村三個行政村,整個項目于去年9月下旬陸續進場施工。截至目前,土地的平整、溝渠的拓寬、田埂的硬化均進入收尾階段。預計3月中旬即可完工交付。

              建平鎮共有耕地面積4.68萬畝,多年來,由于田塊大小不一、耕作模式單一,糧食產量上不來、品質上不去,一度影響農戶的耕作積極性,有的甚至出現拋荒現象。

              田地化零為整,變小為大,為豐產增收帶來新希望。

              高標農田改造,鳥兒都趕來湊熱鬧。人民網 張俊攝

              高標農田改造,鳥兒都趕來湊熱鬧。人民網 張俊攝

              “小田變大田”之前,田塊散、面積小、不成片,農民流轉土地租金不高。改造后,田埂少了,田塊大了,流轉費能從過去每畝每年三四百元漲到五六百元。

              最重要的是,“小田變大田”后,田塊置換合并,田成方、路成網、渠相通、旱能灌、澇能排,便于開展社會化服務,種植成本隨之下降。

              茹彩齊算起了一筆賬,“正常年份畝均產量在1200斤稻子左右,改造之后,產量雖然差不多少,但直接降低了生產成本,機械化耕作,損耗少,用工也少,省時省力還省成本,一畝田至少能省下100元?!?/p>

              推土機輪番作業。人民網 張俊攝

              推土機輪番作業。人民網 張俊攝

             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實施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略、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,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,不僅讓種植戶見證了農業生產的改變,也讓想種田、會種田的農戶種地有了積極性。

              “過去是巴掌田,溝渠路配套不完善,田塊有好有差,隨著國家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,生產短板得到補齊,就沒有好田孬田之分,種的都是良田,產的都是好糧?!比悴数R如是說。

              推土機正在田里來回穿梭。人民網 張俊攝

              推土機正在田里來回穿梭。人民網 張俊攝

              “待土地平整結束,按照8到10畝的大小重修田埂,撒上有機肥,就可以坐等插秧下種了?!闭驹谙M奶镆吧?,茹彩齊充滿期待,今年指定會是個豐收年!

              【責任編輯:徐健】

              用戶評論

              已有0人評論
               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
               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
               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天堂影视
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j5pgh"><del id="j5pgh"><xmp id="j5pgh"></xmp></del></p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track id="j5pgh"></track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