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生子女自小便是家中“獨寵”。隨著時光流逝,父母年過花甲、漸入古稀,獨生子女的壓力日漸凸顯。在豆瓣有一個“獨生子女父母養老交流”小組,八萬多個獨生子女正在抱團互助、惺惺相惜?!霸摬辉摓橘狆B父母而放棄自己的夢想”“爸媽排斥養老院該怎么辦”“身在海外,父母養老真是進退兩難”……無數人發帖求助,有在評論區分享經驗、支招解答,有單純想宣泄情緒、釋放壓力,渴望尋求共鳴與心理上的安慰。(2月16日《北京青年報》)
獨生子女能為父母的養老問題操心,向同齡人和網友求助,以聚識、聚智、聚力,求解憂、解難、解壓,顛覆了人們對“獨一代”自私、任性、沒有責任感的認知,是一件可圈可點的好事。無論求助的結果如何,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困境,都將會因為“獨一代”的努力得到逐步緩解,向好發展。
其實,不僅在豆瓣,在知乎、微薄、小紅書以及一些網絡論壇上,獨生子女抱團互助都不是一件新鮮事。對獨生子女父母養老這一問題的討論,也不是現有才有,獨生子女父母即將步入老齡化前就已經存在,也早有人預判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與普遍性??梢?,獨生子女父母養老,是獨生子女亟需面對的家庭問題,也是歷史因素形成的一個社會問題。
在“獨生子女父母養老交流”小組求助,是一個聚識、聚智的過程。不論是如何照料父母,是否把父母送去養老院,還是怎樣與父母相處,都是獨生子女就相關問題,在反思、焦慮、糾結中尚未找到最優方案提出來的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,有感同身受,有支招破招,有意見建議,會讓獨生子女有所感悟,不再孤立無援,獲得啟發和勇于面對現實的力量,而且網絡輿論也會呈請相關方面,為解決獨生子女父母養老問題,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。
獨生子女父母養老,獨生子女要挑大梁。獨生子女家庭的個性化特點,使得獨生子女在解決父母養老問題時,難以復制他人哪怕是很看好的做法,而要結合自己的工作情況、個人能力及經濟實力等,提出具體可行的應對方案。
從法律上說,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,獨生子女同樣無法回避;從情理上看,獨生子女與其父母血脈相連、情感相系,共同生活幾十年,讓父母晚年幸福是他們責無旁貸的選擇。何況,獨生子女的子女也會看到他們的父母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,出于“做給孩子們看”的需要,獨生子女必然會選擇正確、積極的方案,不會有與情理法不符的行為。
獨生子女父母養老,社會各方面也要聚力。對絕大多數獨生子女而言,一人或一對夫妻贍養4位父母以上,很困難甚至力不從心。這需要相關方面做好獨生子女政策的善后文章,使獨生子女及其父母都享受到政策延續的陽光,遺忘那些相信政策、執行政策的人們,是會有損行政部門的形象和現行政策公信力的。
自1978 年獨生子女政策寫入了憲法至2016年1月1日,這段時間出生的獨生子女,可以享受一定的福利。如獨生子女未成年可獲獨生子女保健費;父母達到退休年齡,可領取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;父母生病,獨生子女可帶薪休假;父母年齡超過60歲,獨生子女可享受每月2000元的工資免稅。這些政策,減輕了獨生子女給父母養老的負擔。隨著國家富裕和時代進步,相信獨生子女給父母養老會獲得更多的政策優惠和幫助。